17173首页 - 免费新游 - 火爆论坛 - 游戏博客 - 游戏播客 - 百科问答 - 网游排行榜 - 网游期待榜
| 通行证 注册
大航海时代OL > > 正文
葡萄牙帝国的衰落(2)
2006-06-29           【 加入收藏 / 文章投稿 / 截图上传 / 发表评论
作者:狼九 获得积分: Z 投稿总数:

(二)国内颓势凸现

到15世纪中,葡萄牙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表面上高度繁荣,但仔细观察一下的话,已可以明显察觉到它繁荣外表下的衰败趋势。

1、享乐之风蔓延

香料和奴隶贸易及在美洲等地地殖民没有给葡萄牙国内带来生产地高涨,这是的葡萄牙在某种意义上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国家,也就是说它的现代经济的发展条件尚不具备,居民手中的金钱一般还不是投入生产,而是投入消费。到16世纪***民缺乏追求、精神颓废的情况已经相当严重。有一位人文主义者写了一首诗,诗中说:自从发现了东方的珠宝和新世界,自从靠牺牲那么多的生命换来了“少量好处”,自从把肉桂和胡椒运回葡萄牙后,葡萄牙就变成了一个郁郁寡欢的国家。这种情况其实早已存在,因为早在15世纪,葡萄牙就通过经营非洲西海岸和大西洋诸岛的贸易发了财,但这种发财不等于这个国家真正富裕起来。早就有人指出过,印度和香料贸易将是葡萄牙走向衰落的一个因素。到了16世纪中,这种情况已是非常严重。人民从农村涌向城市,不愿从事农业生产。最严重的问题可能是宫廷和上层阶级的奢侈和排场。宫廷人员大量增加,贵族们开始炫耀自己的生活方式来表示其所享有的社会地位。国王手中掌握大量的收入,一段时间那尚可支撑宫廷的消费;但大贵族们一方面像国王一样经营自己的小宫殿,而收入却无法与国王相比,所以总是弄得负债累累。国王曾颁布过许多法令,企图阻止这种现象的蔓延,如禁止衣着过分奢侈,限制使用贵重的布匹、首饰、黄金和白银饰品及佣人的数目等,但均无济于事。

葡萄牙的整个生产没有什么变化。萨拉伊瓦说,“16世纪结束时,葡萄牙的工业生产与13世纪相差无几,仍然是铁匠铺、瓦窑、土布纺织、制鞋、做马具、纺麻、造船等”。但进口的东西却越来越多。1526年上演的一部讽刺剧讲到,葡萄牙的生肉从不列颠进口,白菜从比斯开进口。实际上各种提高有钱人生活质量的东西都要从外国进口,有的材料还提到,连鸡蛋都要从外国进口。

2、不可靠的经济繁荣

葡萄牙开辟了到东方的航线并在一定时间内及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东西方贸易,但葡萄牙并没有能力使自己成为西方的经济中心;里斯本虽然是当时欧洲的一个大城市,最繁荣的商业城市之一,但它不可能成为欧洲的商贸和金融中心。当时欧洲的经济中心正在逐步向北转移,对葡萄牙来说很不利的一点是:当时欧洲的香料消费大多集中在北欧,运入欧洲的香料大约有九分之十是由这里的居民消费的。所以葡萄牙人从东方运来的胡椒比寻运到北部欧洲才有市场,而北部欧洲从事香料转销的中心是尼德兰德安特卫普(今日的比利时第一大港口城市)。

安特卫普本来也不是北部欧洲的经济中心,16世纪以前,它西面的布鲁日是比它更有活力的一个城市,而16世纪后期开始,阿姆斯特丹就取代了它的地位。但在16世纪初到该世纪后期,它在欧洲经济中有当之无愧的地位。1501年,一艘满载胡椒和肉豆蔻的葡萄牙船到达这里的斯凯尔特河码头,接着其他船只也接踵而来,它很快就成为了欧洲北部屈指可数的商业城市。

1508年葡萄牙**在安特卫普成立“佛兰德商行”,作为设在里斯本德印度商行的分支机构,经销运到这里来的香料。葡萄牙人缺乏自己的商业网,也缺乏经营管理这种销售网的经验,同时,漫长的东方航线需要保护,需要他们派出众多的商战,围剿无数的海盗,这个小小的国家已经没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建立面向全欧洲的经销网及分销香料和从事零售所需要的信贷,它只得把这些工作交给欧洲其他国家的商人。佛兰德商行的作用,主要是批发出售香料,收回到东方购买香料所需的银和铜。

安特卫普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城市,国际资本在这相当自由地流动。这个城市自身拥有的商船不多,商人也不多,从事国际贸易的不是本国人,而是外国人,德国的、英国的、法国的、葡萄牙的、西班牙的和意大利的商人特别多。这些国际商人利用这里政治上和宗教上均比较宽松的环境,利用这里面向整个欧洲的商业网,能够大批大批地处理自己的财产和货物。

在16世纪上半叶,葡萄牙的经济依赖性的另一个表现是:它的东方贸易仰仗于德国的白银。早就有人指出,该世纪初的经济繁荣靠的是掌握胡椒的葡萄牙国王和掌握白银的德国商人合作的结果。换言之,只有通过与德国商人和德国银行家合作,葡萄牙才有可能在东西方贸易中大出风头,因为那时候,东方人卖的多,买得少,葡萄牙需要把白银和铜运往东方才能获得香料。到16世纪中,西班牙得白银大量涌入市场。西班牙的白银虽然不是直接进入里斯本,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两个国家一定程度上处于敌对状态,但这些从美洲来的白银通过各种渠道也进入了安特卫普或欧洲其他商业中心,通过购买香料而落入葡萄牙人手中。

葡萄牙的本土经济出现了衰退的景象。首先表现在农村的凋敝。很多人离开了农村,农业处于半荒废状态。1521年发生了一场饥荒,许多农民逃往里斯本,不少人饿死于途中。海外财富到不了农村,有钱人都住在城市里安家;但海外活动的恶果却基本上由农村来承担。教俗封建主都加重了对农民的剥削,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生活水平赶上那些在海外发了财的人。由于缺乏劳动力和必要的投入,农田的产量却愈来愈少。从非洲来的黑人奴隶开始取代农村的劳动力,这更加降低了农业劳动力的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1541年时有人估计,每年约由12000个非洲黑人进入这个国家。大体上讲,葡萄牙的农村情况已经非常严重:雇农纷纷离家出走,自耕农经营条件恶化、破产;教俗贵族加强剥削;海外发财回来购买了土地的新贵并未在经营上做任何改革,只是想把土地作为永远保持富裕的手段;黑人奴隶成了农村中的重要劳动力。

人口的损失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危机。大量处于生命力旺盛时期的男性死于海外。到东方的船只往往去的时候有许多葡萄牙人,回来时大多是香料,人却少了很多,一些人是补充海外驻军,一些人干脆不回来了,许多人死在途中。航行中的死亡率很高。当时有人讲到有4000人与他一起登上到印度的船队,下船时只有2000幸存者。在东方停留时期的死亡率也很高,因为葡萄牙人不习惯那里的气候。远航船还必须在多风暴的季节渡过印度洋,帆船经常遇难,造成死亡。

3、宗教迫害的加剧

在整个16世纪里,宗教势力在不断加强。这有几个原因:一个是宗教改革及由此引起的反宗教改革导致了宗教势力的强化,这在欧洲所有***国家里都是一言的;一个是由于教会在海外扩张中起到了重大作用;还有一个是由于当时葡萄牙人,特别是农民把进入教会看成是拜托日益贫困的基本出路。当时农民的出路有三条:出海谋生、服侍王室成员或大贵族、入教。1533年上演的一出关于农民的剧本中,农民主人公痛心地说他穷得像条狗,他唯一得希望是把儿子送进教堂,这样好让他活得好一点。为什么进入教会生活会变得好一些呢?因为教会占有大量得土地,特别是教会对任何土地征收十一税的权力。16世纪里,葡萄牙教堂林立,修道院从200所增加到400所。

葡萄牙是***国家,新教徒的活动极其有限,但国王还是主张大力**。这种国策不仅是个宗教问题,也有现实的经济动机。1531年,若奥三世请求教皇批准在葡萄牙成立宗教裁判所,其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没收犹太人的财产。葡萄牙住着许多犹太人,他们在光复运动后被迫皈依了***,但心理上仍信犹太教。**规定,如果改变信仰后仍参加犹太教活动,就要处以**,或没收财产。犹太人往往拥有万贯家财,**靠**犹太人增加了收入。从1541年起开始施行火刑,到1684年,小小的葡萄牙共烧死了1379人。

受到宗教裁判所**的还有其他思想比较开明、激进的人,其他**对象还有收藏所谓的“****”的书籍或撰写不合乎***要求的文学作品的人,特别是宗教裁判所鼓励告密,在群众中造成了大量的冤假错案。比如远洋航行中因天气恶劣,船长着急,出口骂了某个圣人,也会受到告发。在宗教裁判所的猖狂活动下,文化思想变得空洞无物,各种作品或书籍只是华丽词藻堆砌起来的文学**而已。一些有思想的人文主义者最多也只能说一些隐晦的模棱两可的话。除了对教会和对国王的颂歌,这个国家渐渐失去了灵魂和生气,余下来的就是奢侈和浪费。


此篇文章为17173玩家原创作品,获得积分奖励 Z。
17173全新积分兑换系统上线 点卡周边等你拿>>>详情点击
关键字:

相关链接

http://dol.17173.com/zawen/zawen.shtml

游戏截图
用户: 匿名
史上最强的拼音输入法 下载>>>
评论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热点标签:
新闻 标题 栏目 文章 图片 链接
热点标签:
新闻 标题 栏目 文章 图片 链接